5552

皮肤皲裂

概述

皮肤皲裂主要是指皮肤表面出现干燥和线条状的裂痕的症状,常见的部位是经常摩擦和表皮增厚、干燥的部位,比如手、足掌部位无皮脂腺、角质层较厚的区域。

皮肤皲裂主要的原因是秋冬季节气候干燥、皮肤缺乏滋润引起皮肤皲裂,常见的疾病有手足癣、手足湿疹、掌跖角化过度症等。

皮肤皲裂的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出现干燥的裂痕,以及局部的皮肤干燥坚硬,伴随症状为皮肤瘙痒、水疱、发热等。皮肤皲裂严重时可以出现皮肤皲裂过度、出血、真菌感染、细菌感染等并发症。

皮肤皲裂的诊断包括病史、临床表现、患者的体格检查、皮肤科特殊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真菌培养检查等综合判断。

皮肤皲裂的治疗原则主要以针对疾病的病因为主,主要是药物治疗,药物包括抗组胺药物、抗真菌药物、补充维生素等治疗。

就诊科室

皮肤科

疾病别称

皲裂症

是否常见

伴随症状

皮肤瘙痒、疼痛、水疱、发热

好发疾病

手足癣、手足湿疹、维生素缺乏症、掌跖角化过度症

治疗周期

短期治疗

常用药物

联苯苄唑乳膏、苯海拉明、水杨酸

常用检查

体格检查、真菌细菌培养检查

是否严重

视情况而定,严重者可导致出血、感染。

重要提醒

皮肤皲裂若不进行正规治疗,严重会导致皮肤出血、引起感染,影响局部的功能,以及继发淋巴系统感染,引起淋巴管炎或蜂窝织炎等并发症。

病因

皮肤皲裂的主要是由于皮肤长期处于干燥的状态,缺少皮肤汗腺和皮脂腺的滋润,加上外界的刺激,以及局部的活动和牵拉过度等因素引起皮肤发生线状的裂痕。其他原因包括维生素缺乏、接触化学类物品、皮肤真菌细菌感染等。

疾病因素

皮肤感染性疾病常见的有手足癣、手足湿疹等,这类疾病会导致手足的瘙痒难耐,引起患者搔抓局部皮肤导致皮肤皲裂伴疼痛感。

营养不良常见的有维生素缺乏症等,维生素A和维生素C缺乏会导致慢性疾病,比如掌跖角化过度症,都会引起皮肤的皲裂。

相关疾病

手足癣、手足湿疹、维生素缺乏症、掌跖角化过度症

非疾病因素

皮肤干燥尤其是在冬秋季节,天气干燥,皮肤滋润度不够,容易发生皲裂。

化学因素比如硫酸、苏打等物品导致皮脂溶解,皮肤失去保护就会引起皲裂。

物理因素长期的局部摩擦、外伤等引起局部皮的张力增高,出现皮肤牵拉均可导致皮肤皲裂。

生物因素皮肤的真菌和细菌感染会导致皮肤角化过度,皮肤损伤会容易发生皲裂。

症状

皮肤皲裂的主要典型临床表现是皮肤裂痕,以及局部的皮肤干燥坚硬,伴随症状主要与病因有关,常见有水疱、疼痛、瘙痒、皮肤增厚等。严重的皮肤皲裂可以引起皮肤皲裂过度出血、真菌感染、细菌感染等并发症,应早期积极治疗。

症状分类

皮肤皲裂根据皲裂深浅程度可以分为三度:

Ⅰ度皲裂的皮肤干燥,但仅累及表皮,无疼痛、出血等。

Ⅱ度皲裂的皮肤干燥,裂隙累及真皮浅层伴轻度疼痛、无出血等。

Ⅲ度皲裂的皮肤干燥,裂隙累及真皮深层和皮下组织伴出血、疼痛等。

典型症状

皮肤皲裂的典型临床表现主要是皮肤裂痕、皮肤干燥、皮肤粗糙。

伴随症状

伴有皮肤瘙痒、疼痛、水疱手足癣、湿疹的患者,在长期搔抓的情况下,皮肤的皲裂口加深加宽。手足癣的患者可以并发手足皮肤皲裂,皮肤皲裂也可以因为感染并发手足癣。

伴有发热皮肤皲裂的患者长期不进行治疗,皮肤的裂口处容易滋生细菌,细菌进入引起淋巴管的炎症,导致淋巴管炎继而导致发热。

并发症

皮肤皲裂出血患者反复皮肤皲裂未进行及时有效的控制,皲裂口的伤口逐渐加深,皲裂超过皮肤表皮,到达真皮层会引起毛细血管的破裂出血。

真菌感染、湿疹患者的皮肤皲裂处长期处于一种开放的状态,容易滋生真菌感染和过敏,常见的有手足癣和手足湿疹的情况发生。

就医

皮肤皲裂的患者早期一般典型表现是皮肤干燥、粗糙,部分患者不引起重视,导致皮肤发生皲裂、出血等情况才会就医,当患者出现掌跖部皮肤干燥粗糙、有轻度的皲裂时要及时就医进行治疗。

就医指征

若出现以下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皮肤干燥粗糙难受、出现丘疹、疱疹等。

皮肤皲裂伴有瘙痒、疼痛等。

有感染迹象,如发热、皮肤局部流脓等。

就诊科室

患者应到皮肤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患者年龄?

出现皮肤皲裂有多长时间了?有无接触刺激性物品?

以前出现类似的症状?

有无自行服用什么药物治疗?

是否有什么其他症状?(如发热、头晕、乏力、厌食等)

需要做的检查

体格检查观察手足掌跖部位有无出现水疱、湿疹、皮肤角化过度的症状,有助于明确疾病的病因。

实验室检查真菌细菌培养在皮肤皲裂口部位取样,进行实验室培养,观察有无真菌或者细菌感染,有助于疾病的治疗。

血常规明确机体有无感染,可根据白细胞等血细胞数目进行判断。

维生素测定该项检查可了解机体的营养状态,判断是否存在维生素缺乏情况。

诊断标准

通过临床表现,即皲裂处周围皮肤出现干燥、粗糙、裂隙、出血即可直接诊断为皮肤皲裂。

鉴别诊断

皮肤创伤皮肤的组织在外力或者工具下出现皮肤的离断或损伤。主要鉴别是有无外伤史,以及受伤处皮肤的裂口是否属于病理性裂开。

治疗

治疗原则主要以病因治疗为主,其次是药物治疗,包括抗组胺药物、抗真菌药物、补充维生素等以及物理疗法。

家庭处理

皮肤皲裂的患者在居家时要做好防护措施,保护皮肤,对皲裂较深的皮肤要先用温水浸泡患处,再轻轻刮掉角化过度的角质层然后涂上保护性制剂,比如水杨酸、尿素软膏等。

到院治疗

药物治疗抗真菌药物伴有真菌感染者可外用抗真菌药膏,如联苯苄唑乳膏等。

抗组胺药物对于手足湿疹导致皮肤皲裂的患者,使用抗组胺的药物可以起到止痒的效果,防止患者搔抓患处引起皮肤抓伤,常见药物有苯海拉明、氯雷他定等。

外用药物可以使患处皮肤保持湿润,刺激上皮组织再生,软化角质层,避免皲裂过度,常见药物有水杨酸、尿素软膏等。

饮食

皮肤皲裂的患者饮食上要注意多样化、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多饮水,保持皮肤水分充足。

饮食调理

皮肤皲裂的患者饮食要多吃含有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比如猕猴桃、橙子、柚子等,保持皮肤的水分湿度,避免皮肤干燥。

禁止饮酒、吸烟,少吃油腻、刺激的食物。

护理

皮肤皲裂的患者用药前应保证手足皮肤清洁,不要随意接触刺激性物质,口服药物要遵循医嘱用药,不要随意加减药量,否则治疗效果不理想。

日常护理

患者睡觉前可用热水浸泡10~20分钟,用刀削掉过厚的角质,可减轻疼痛,但不宜过度削薄。

注意皮肤的清洁卫生,不可接触刺激性物质,如肥皂、洗衣液、沐浴露等。

遵医嘱用药,不要随意加减药量,对于药物控制不理想的患者要及时到医院复诊以明确原因。

病情监测

密切关注患者的皮肤皲裂程度,是否出现皲裂加深、出血、感染的情况。

特殊注意事项

部分皮肤皲裂的患者伴有局部的皮肤真菌或者细菌感染,要积极的进行抗感染治疗,严重情况下会出现感染扩散至淋巴管甚至全身。

预防

许多皮肤皲裂的患者对于局部的皮肤干燥粗糙和裂痕都未引起重视,最后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甚至是全身性的感染。所以预防重于治疗,在生活上、饮食都要注意保护皮肤黏膜防止皲裂。

预防措施

要做到保持皮肤皲裂处的清洁和湿润,必要时涂抹保护性药物,避免细菌和真菌感染。

要避免接触化学类的物品,比如硫酸、苏打、肥皂水等容易损伤皮肤黏膜的物品。

常使用润肤霜滋润保护皮肤,让皮肤保持一个滋润的状态,有助于预防手足皮肤的皲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