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7

足球在毒品帝国的悲剧之旅

1991年,因被查出吸食可卡因,当时效力于意甲那不勒斯的球王马拉多纳被禁赛15个月。

在无球可踢的日子里,马拉多纳被一位富豪邀请去哥伦比亚踢一场表演赛。既然有高额的出场费可以挣,球王想都没多想就答应了。

而当马拉多纳来到比赛场地时傻眼了,眼前是一座被上千名警察包围的监狱。

“我被逮捕了吗?这特么到底怎么回事?”马拉多纳一脸懵逼。

原来,邀请马拉多纳的人,是哥伦比亚的大毒枭巴勃罗·埃斯科巴。而这座名为“大教堂”的监狱,是他为自己修建的豪华宫殿,里面足球场、泳池、餐厅、夜总会应有尽有。

在“监狱”里,马拉多纳和邀请来的其他球星们一起陪这位大佬踢了一场足球比赛,埃斯科巴踢得很开心。

球王马拉多纳好歹也是见过世面的人,而当他来到埃斯科巴的“监狱”,仿佛是第一次走进大观园的刘姥姥。

“那天晚上,他给我们安排了一个聚会,那些姑娘是我这辈子遇到过最顶级的,我们HIGH了一整晚。居然是在监狱里!我简直不敢相信。第二天早上,他付了钱和我说再见。”

能让球王大开眼界的这位埃斯科巴,到底何许人也?哥伦比亚足球跟这个这位毒枭又有怎样的联系?

01

上个世纪50年代,哥伦比亚社会处于急剧动荡之中,政府与反政府武装之间冲突不断,暴力随处可见,屠杀时常发生,巴勃罗·埃斯科巴的童年便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

即便他的母亲是一名学校教师,埃斯科巴也很早就辍学了。而面对家里的7个孩子,忙于生计的父母也根本没有精力关心埃斯科巴每天做些什么。父母给他买了一双足球鞋,对于埃斯科巴来说如获至宝。

足球这项运动给埃斯科巴带了激情,他常常与伙伴们一起踢球,喜欢踢左边锋的位置。但足球可以给埃斯科巴带来快乐,但他的技术并不出众,加上踢球也根本无法改变他的生活,很快,他便离开球场,开始走进犯罪的世界。

一开始的时候,埃斯科巴和大多数的街头小混混一样,只是做些偷盗之事,然后转手销赃卖掉赚钱。然而,很快埃斯科巴就发现,去偷东西然后再卖掉实在大费周折,效率太低。

于是他想到了直接从邻国走私货物来卖,第一,货源稳定,不用再每天琢磨上哪儿去偷东西;第二,利润丰厚,国外走私进来的货物都是国内很难买到的;

只是,唯一有一个缺点——走私是违法的。

不过对于埃斯科巴来说,这个缺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他直接把当地的警察贿赂买通,自己的货完全可以畅通无阻的进入哥伦比亚。

从香烟、名酒到汽车、家电,埃斯科巴的走私生意越做越大,他甚至搞了几十辆卡车每天专门运输走私物品。就在埃斯科巴的走私团伙日渐壮大的时候,他又发现了另一样利润更加丰厚的东西——可卡因。

那时候,一公斤可卡因运到美国,售价可以高达好几万美元,而从秘鲁、智利买入的成本才一两千美元甚至更低。面对如此高昂的利润,埃斯科巴瞬间觉得走私生意不香了,于是开始了他的贩毒生意。

普通的毒贩只管简单的倒卖,而埃斯科巴则自己的商业头脑在毒品生意中运用到了极致,做起了自己的毒品品牌。

首先,降低成本。与其倒卖别人的成品,不如自己生产,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成本,而且能保证毒品质量。埃斯科巴雇佣了大量的农民在山区里种植可卡因的原材料——古柯,然后安排工人到自己的工厂里面进行加工。

其次,提高品质。埃斯科巴将可卡因的提取技术加以改善,从而生产出来的成品纯度极高,在美国市场上深受欢迎。

最后,形成垄断!垄断可不是资本家独有的产物,埃斯科巴联合哥伦比亚其他毒贩,形成了庞大的麦德林贩毒集团。这样一来,就避免了互相竞争,同时也保证统一价格。

自然而然的,埃斯科巴就成为了这个贩毒集团的老大。而此时的埃斯科巴,才仅仅31岁。

02

纵观埃斯科巴的发迹之路,你要以为他就是一个做毒品生意的商业奇才,那就大错特错了。除了商业头脑之外,埃斯科巴身上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特质——凶暴残忍,这才是他能够在贩毒集团中树立威望的重要原因。

埃斯科巴刚刚出道的时候,就干过不少绑架富人的犯罪,而当他拿到赎金之后,就立马撕票,将尸体还给富人的家属。

在他做走私生意的时候,警察都是被他买通的,遇到个别“不懂事”的警察非要查他的货物时,埃斯科巴毫不留情地将他们送上黄泉路。

而在后来之所以能成为贩毒集团的头目,因为那些不愿意跟他合作的毒贩,也几乎都被他的手下杀掉了。

靠着在黑白两道的通吃,埃斯科巴的毒品生意越做越大。用来走私的交通工具,也从当初的几十辆卡车,变成了几十架飞机,源源不断地将毒品从麦德林运往巴哈马,从那里再转运至美国。

凭借对美国市场的垄断地位,麦德林贩毒集团一举成为了全球最大的贩毒集团,埃斯科巴也因此赚得盆满钵满。

对于哥伦比亚政府而言,尽管他们并不喜欢麦德林集团的存在,但这些政府官员们很多都是接受过埃斯科巴的贿赂,所以他们大多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对于麦德林当地的穷人来说,杀人恶魔埃斯科巴则几乎是一位救世主的存在。由于自己就是出身在贫苦家庭之中,埃斯科巴很同情当地的穷人。

他用自己贩毒赚来的钱,给穷人们修建住房,曾经给一个贫民窟一口气建了600栋住房,全部一分钱不收完全免费提供给穷人们。

由于常年战乱,在哥伦比亚堆积如山的垃圾随处可见,埃斯科巴出钱修建医院,呼吁人们保护环境,注重卫生。此外,他还在麦德林地区投资建立了32所幼儿园,23所小学,18所中学,6所大学。而在埃斯科巴的家乡恩维加多,凡是达到一定年龄的老人均都可以无偿领取养老金。

你看,住房、医疗、教育、养老,这些关系民生的问题哥伦比亚政府不闻不问,反倒是埃斯科巴拿着真金白银去改善穷人们的生活。除此之外,他的贩毒生意还在给当地上万人带来了工作的机会。

尽管这并不是什么正经工作,但穷人们并不在意,能通过劳动赚钱养家糊口足矣。而在埃斯科巴口中,制造这些毒品卖给邪恶的美帝国主义,反倒是一件显得无比正义的事情。

03

埃斯科巴靠贩毒赚了多少钱?没人知道具体确切的数字。只知道他在1989年被《福布斯》杂志评为世界第七大富豪。

有钱人的世界往往充满了孤独,而足球能给每一个男人带来激情和热血,哪怕是埃斯科巴也不例外。在埃斯科巴的资助下,麦德林当地的一家俱乐部——国民竞技队实力大增。

当时的球队主教练马图拉纳也承认,“依靠毒资的赞助,俱乐部一方面可以引进优秀的外援,另一方面也能让国内的顶级球员留下,大家都知道这跟埃斯科巴有关,但没人能证明。”

1898年,国民竞技队在南美解放者杯的决赛中与来自巴拉圭的奥林匹亚,在首回合0比2落后的情况下,次回合国民竞技连扳两球让比赛进入了点球大战。在点球大战中,国民竞技5比4战胜奥林匹亚,成为历史上首支赢得南美解放者杯冠军的哥伦比亚俱乐部。

那年年底,在日本东京的国立竞技场,国民竞技和当年的欧冠冠军AC米兰进行了一场洲际杯的对决。面对拥有荷兰三剑客、安切洛蒂、马尔蒂尼等巨星的AC米兰,国民竞技踢得毫不逊色,直到加时赛的最后一分钟,才被AC米兰的埃瓦尼一脚任意球绝杀。

当然,埃斯科巴在足球上的投入绝对不仅仅是因为热爱,而背后更重要的原因则是可以通过俱乐部洗钱。这样干的还不止埃斯科巴一人,比如,卡利美洲队背后的资助者便是卡利集团,百万富翁队的资金则是来源于另一个毒枭加查。

由于背后是贩毒集团,哥伦比亚足球从根子里其实是腐烂不堪,从球员到俱乐部都沦为了毒枭们的工具,假球比赛层出不穷。

在一场麦德林独立队与卡利美洲的比赛中,因为裁判在比赛多次偏袒卡利美洲,导致独立队输球。埃斯科巴怀疑裁判被卡利集团收买,随即派手下将那场比赛主裁判枪杀。因此,哥伦比亚的俱乐部甚至一度被禁止参加南美解放杯。

当然这些毒资在另一方面确实帮助了哥伦比亚足球水平的提升,黄金一代的球员也不断孕育出来。1989年,以国民竞技队为班底的哥伦比亚国家队,在世界杯预选赛附加赛中战胜以色列,时隔28年第二次闯入世界杯决赛圈。

埃斯科巴也花钱资助了不少的球场建设,让不少贫困家庭的孩子能够踢上足球,甚至通过足球来改变命运。在这一点上,很多球员都对埃斯科巴表示赞叹。其中就有著名的疯子门将伊基塔,没错,就是那个后来在与英格兰的比赛中,用“蝎子摆尾”将球挡出的门将。

04

埃斯科巴是赚得盆满钵满了,美国则是深受其害,毒品的泛滥给社会带来无数不安定因素。为了打击毒贩,美国与哥伦比亚双方政府签署相互引渡条约,也就是说埃斯科巴一旦被抓,就很有可能被送到美国审讯。

尽管埃斯科巴在哥伦比亚黑白两道通吃,混得风生水起,但要真的某一天被引渡到美国,就算有再大的本事也无力回天。于是,他决定竞选国会议员,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个引渡条约对于国会议员豁免。

埃斯科巴凭借自己的手腕,几乎是毫不费力地就当上了国会议员,他甚至认为哥伦比亚总统的位置迟早也会是他的。然而,他没想到的是,哥伦比亚政府里面也不乏有正义之士。

新上任的司法部长拉腊在国会现场当着埃斯科巴的面讲到:“我们这里有一名来自麦德林的议员,依靠走私杀人贩毒的勾当赚钱,然后贿赂官员坐在这里。”

埃斯科巴倒也不慌,指责拉腊污蔑自己,你特么有本事拿出证据来。

结果就在第二天,哥伦比亚的报纸上登出了埃斯科巴早年犯罪入狱的照片。在舆论攻势之下,之前接受埃斯科巴贿赂的那些人也赶紧划清界限。

这一次,埃斯科巴的脸被狠狠地打肿。你敢打我的脸,我就敢要你的命。没过多久,司法部长拉腊就在自己的车上被杀手骑着摩托车射杀了。

堂堂的司法部长被毒贩杀害,虽说哥伦比亚政府腐败严重,但也还是要脸的,不然没法给民众交代。

于是,政府开始了大规模的缉毒行动,不仅派军队突袭了麦德林的毒品加工厂,还直接打进埃斯科巴的老巢,击毙了100多名毒贩,缴获了上万吨的可卡因。

不过,哥伦比亚政府的这次行动不但没能摧毁埃斯科巴,反而引来了更大规模的报复行动。

埃斯科巴安排了一支10多人的武装分子,直接冲进哥伦比亚的最高法院,烧光了所有跟贩毒相关的资料,并且扣押了300多名人质,要求跟总统谈判。

哥伦比亚政府根本不吃这一套,直接动用坦克进行强攻,最后的结果就是导致100多人死亡。后来,为了给政府施加压力,他选择有针对性的绑架和杀害政府的官员。为了杀害新任总统的候选人,埃斯科巴甚至丧心病狂地在民用客机上安装炸弹,导致机上100多名乘客全部遇难。

就这样,哥伦比亚政府不仅无法彻底击溃埃斯科巴的贩毒集团,反而招致一波又一波疯狂的反扑。政府不得不与埃斯科巴谈判,停止这场无休止的暴力。

对外,哥伦比亚政府宣布对毒贩的进攻结束,接受埃斯科巴的投降,俨然一副胜利者的姿态。

然而,事实上,埃斯科巴确实“投降”了,他被关进了一所名为大教堂的“监狱”里,这所“监狱”是他自己在麦德林修建的,监狱的守卫全部都是他自己的人,政府的警察必须远离这所监狱。于是,就有了文章开头,球王马拉多纳被震惊的那一幕。

05

在豪华监狱里,埃斯科巴过着奢华安逸的日子,踢球、泡妞、喝酒样样不少。但一年之后,他还是选择“越狱”了。原因很简单,他打听到哥伦比亚政府准备把转移到一所真正的监狱里。

于是,埃斯科巴和政府之间的暴力再次上演。不过,此时的埃斯科巴已经没有了当初那么多的武装力量,在逃亡中终于迎来了生命的最后时刻。

1993年12月2日,刚刚过完44岁生日的埃斯科巴没忍住跟儿子通了电话,他的位置很快就被暴露。走投无路的埃斯科巴,被政府军击毙。

埃斯科巴死了,盛极一时的麦德林贩毒集团也就此瓦解。哥伦比亚政府试图让这个国家重新焕发新生,但在这个满目疮痍的国家中,人们哪里看得到希望呢?

还真有那么一个地方,足球场上。

此时的哥伦比亚足球正值黄金一代,在1994年美国世界杯南美预选赛的比赛中,球队以不败战绩昂首晋级世界杯决赛圈,他们的世界排名也一度上升到第4位。甚至在最后一轮与阿根廷的直接对话中,客场5比0战胜对手,要知道,阿根廷可是86年世界杯冠军,90年世界杯亚军。

这样也让很多人对哥伦比亚在1994年世界杯上的表现充满了期待,甚至哥伦比亚政府也希望通过世界杯让人们改变对于哥伦比亚的看法——一个充满毒品和暴力的国家。

1994年6月,在世界杯小组赛首轮比赛中,哥伦比亚便迎来当头一棒,1比3负于罗马尼亚。人们不得不把希望留在了第二轮对阵东道主美国队的比赛上。

那时候的美国队实力相对比较弱,从1950年之后时隔40年才再次出现在1990年世界杯的舞台上,结果三战皆负小组垫底被淘汰出局。人们普遍认为这场比赛哥伦比亚将轻松获胜。

然而,比赛上半场进行到第35分钟的时候,美国队在一次进攻中将球传入禁区,哥伦比亚2号后卫奋力阻截,但不幸的是,他将足球打入了自家的球门。

这名后卫的名字叫做——安德烈斯·埃斯科巴。

没错,他跟那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大毒枭同姓,不过并没有血缘关系。但他作为国民竞技队的重要球员,与巴勃罗·埃斯科巴也有着不错的关系。

安德烈斯·埃斯科巴是哥伦比亚国家队的绝对主力,“金毛狮王”巴尔德拉马不在场上时,他便担任球队的队长。在世界杯前夕,一度传闻他即将前往欧洲加盟豪门AC米兰。

然而,这一切都被那一粒乌龙球改变了。在那场与美国队的比赛中,哥伦比亚最终1比2负于东道主。尽管他们在最后一场比赛中1比0战胜瑞士,但依然改变不了小组垫底被淘汰的命运。

世界杯之旅结束之后,郁闷的埃斯科巴回到了麦德林。1994年7月1日晚,埃斯科巴在酒吧被人认出,并且嘲讽其世界杯的乌龙球,双方引起争执,最终凶手开枪将埃斯科巴杀害,每开一枪,凶手都大喊一声“Goal”。

第二天凶手便被抓获,是一名来自毒贩加隆兄弟手下的司机。有种说法是,加隆兄弟当时对那场比赛下了巨额的赌注,输球之后将愤怒发泄到埃斯科巴身上,并且用司机顶罪。是否属实已经不得而知,但判处了43年有期徒刑的凶手,后来因为“表现好”关了11年就出狱了。

埃斯科巴的死震惊了整个哥伦比亚社会,包括总统在内的10万多人,参加了埃斯科巴的葬礼。这一天对于哥伦比亚人来说,无疑是悲伤、愤怒,甚至是绝望的。他们试图靠足球来改变国家的面貌,但现实的结果却是如此残忍,看吧,哥伦比亚还是那个充满暴力的国度。

在埃斯科巴遇害之后,阿斯普里拉、巴尔德拉马、瓦伦西亚等著名球星纷纷宣布退出国家队,不再代表哥伦比亚出赛。哥伦比亚的FIFA排名从也从巅峰时期的第4名一路下滑,进入了一个长期的低谷。

维罗说

仅仅半年多的时间,两个埃斯科巴先后在哥伦比亚死去。巴勃罗·埃斯科巴的死并没有改变毒品在这个国家的泛滥,卡利集团取代麦德林集团继续做着贩毒的生意。而安德烈斯·埃斯科巴的死则告诉世人,足球给这个国家带来的幸福只是虚幻的瞬间,暴力与混乱才是常态,在这个国家从未改变过。还是那句话,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不少人觉得哥伦比亚的大文豪马尔克斯写下《百年孤独》晦涩难懂,其实两个埃斯科巴的结局或许多多少少能帮助我们理解。这种无序的混乱是属于哥伦比亚整个国家的孤独,看不到希望看不到尽头,正如书中的那句名言所说,"买下一张永久车票,登上一列永无终点的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