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问题
编辑
2009年7月31日,Laptop在新闻稿中表示它将会就Bing的商标问题申请法律控诉。他们认为Bing可能会导致市场的混乱,因为Bing和他们的产品BongoBing都属于在线搜索这一领域。[71]
软件公司TeraByte Unlimited有一个名为BootIt Next Generation的产品,其简称为BING,该公司也以类似的理由发起诉讼。一家位于密苏里州的设计公司Bing!信息设计也有类似的做法。[72]
微软认为,这些行为毫无价值,因为他们于2009年3月向美国联邦发起申请后,这些公司才开始申请。[73]
与雅虎的关系
编辑
2003年前后,雅虎陆续收购了多家搜索技术服务公司,其中不少曾与微软有过搜索业务合作。
2008年2月,微软试图收购雅虎以扩展其互联网业务。但收购最终并未成功。谈判途中,雅虎签订了一个和Google的搜索业务合作协议,为期十年。
2008年底,微软宣布雅虎掌管搜索业务的高管陆奇即将跳槽加入微软。
2009年7月29日,在陆奇等人的努力下,微软与雅虎宣布签署一份为期十年的搜索合作协议。
雅虎被授权使用Bing搜索的核心技术,而两家公司共享广告业务带来的利润[74][75],具有排他性。
在该协议中,雅虎将其全部的搜索技术提供给微软,并转而使用微软的搜索和搜索广告结果。
雅虎从此在搜索业务上只专注于销售,以及保留一个非常小的技术团队与微软对接。双方约定该协议在5年后,根据一定条件可以重新修订。
2015年,微软与雅虎的搜索合作协议遭到修订。雅虎被允许使用自己的搜索技术,以及与微软以外的搜索服务商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商业合作
网络审查
编辑
微软为了满足中国政府的审查要求,在中国大陆的用户使用简体中文进行搜索时,其内容均会受到审查。[76]Google退出中国后,微软也没有停止对简体中文实行审查的意愿。[77]无论用户身在何处,只要他们使用简体中文搜索,其结果都会遭到审查。[78]
Bing的中国版(cn.bing.com)服务器设在中国境内,搜索结果会进行内容审查。但在中国大陆使用国际版(bing.com)也无法避开中国政府的审查,输入简体敏感词时也存在内容过滤的问题。
自2014年8月21日起,中国用户使用Bing国际版时会被强制重定向至Bing中国版(cn.bing.com),使用加密的Bing国际版时会显示Error404。对此事,微软未有任何回应。[79]
2017年上半年开始,中国大陆用户访问Bing全球版global.bing.com时被强制重定向至接受中国政府审查的cn.bing.com,后者的首页也删除了相关链接。但下半旬,Bing再次改动了中国版的首页,它在搜索栏顶上附上了“国际版”和“国内版”的切换链接。不过,这个“国际版”仍然在中国cn.bing.com下运行,受到审查,英语搜索结果排名亦受到操控,会着重显示来自中国官媒—如新华网、中国日报等的内容。[80]中国大陆以外的用户访问cn.bing.com会被重定向到www.bing.com,搜索结果不受中国政府的审查。
东八区时间2019年1月23日下午,据报中国大陆用户无法直接访问必应,部分网民登录需使用VPN,怀疑受到DNS污染[81]。但其子域名及备用域名[注 4][注 5]暂未受影响。同日,上海报业集团旗下的界面新闻报道称:其“得到必应相关人员证实,由于百度流量[注 6]冲向必应,必应搜索暂时无法使用,目前还未恢复。必应已经组织人员修复。”但随后不久就自其网站删除了这一则消息。[82]东八区时间24日上午,日本经济新闻旗下的金融时报及其中文网称“消息人士”证实必应被屏蔽是政府的命令[83]。北京时间2019年1月24日晚9时,必应在中国大陆大部分地区恢复正常访问[84][85]。
2021年6月5日,路透社报道称,在六四事件三十二周年当天周五,来自美国、新加坡、德国等地用户通报,在Bing键入关键字“坦克人”(Tank man),无论是在视频或图片搜寻功能中都无法找到坦克人照片。微软因此被质疑实施内容审查,在六四当天屏蔽坦克人。微软公司周五回应称这是“人为失误”,正在积极解决问题。在微软承认问题的数小时后,在Bing中搜寻“坦克人”仍只显示其他国家的坦克照片。微软并没有详细说明这个人为错误是什么,或是它如何发生的。[86][87][88][89][90]
2021年12月15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Bing在中国内地暂停 “搜索自动建议” 功能 30 天[91]。2021年12月16日,根据部分网民反馈,其服务在中国大陆部分地区已无法正常访问 [92][93][94][95],2021年12月18日12时,Bing搜索引擎在中国大陆基本恢复正常。[96]2022年1月,微软必应在中国大陆的搜索建议功能恢复。[97]
2022年3月19日,微软必应的搜索建议功能在中国内地暂时关闭七天,这是继2021年12月15日暂时关闭3个月以后,再次出现关闭的情况,[98]
2022年3月26日,微软必应的搜索建议功能恢复。[99]
2023年8月19日,微软社区网友LiCaoZ(非 Microsoft 员工)发文称,自8月19日11时起,包括必应搜索在内的部分Microsoft服务受到了部分地区中国移动省份网关屏蔽,流向Microsoft数据中心节点的数据包会在经过省份网关时被丢弃,此文章被IT之家引用[100],但在2023年8月19日,Microsoft员工Meibo Zhang 2046在此帖子中称这个不是微软官方的公告,涉及到重要信息,请尽快删除此文章,目前此帖子内容已经删除,并锁定了此会话,不能回复此会话,随后再访问该社区链接会显示拒绝访问。[101]
双胞案
编辑
此前,台湾版Bing搜索共有两处,一为台湾微软所架设的缤纷搜寻;另则是全球微软在推的Bing.com台湾版。前者延续MSN的花俏华丽接口,且除了搜索框之外,更有各式的分类索引与导览,类似一个门户网站;后者则仿效Google的简洁接口。
根据台湾微软的说法,Bing“缤纷搜寻”是台湾微软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本地化开发的成果,智能分类接口让用户更容易找到所需要的信息。这项新功能让缤纷搜寻与其他竞争对手(Google及Yahoo等)有很大的不同,这样的设计使缤纷搜索可以达到让用户获得“五彩缤纷”又便利的搜索结果。[102]针对双胞案对用户可能造成的不便,当时台湾微软也承诺未来将进一步予以集成,但必须等到官方版功能到位后,再视市场需求决定集成方案。[103]现今这两者已经合并。
中国桌面搜索引擎市场份额争议
编辑
2023年5月22日,根据StatCounter的数据显示,2023年4月,微软必应搜索在中国内地桌面搜索市场份额达到37.4%,并取代百度成为中国第一大桌面搜索引擎[104],但因为中国互联网大量网站 / App 并不开放接口,统计不到,所以这个数据在中国被质疑。[105][106]
一位百度搜索竞品公司人士称这个数据不准确,这家网站抓取的样本范围可以定向优化,抓取的逻辑和行为有漏洞。国内数据调研机构艾媒咨询CEO张毅告诉记者,由于微软浏览器Edge内置了Bing,带动了一部分Bing用户,不过据他了解,国内更多人是用Edge打开的百度,因此他对statcounter数据的科学性有所担心。[107]
微博认证为逐鹿网创始人的网友 @阑夕认为,Statcounter 的数据采样很长一段时间来都是失真的,比如它统计出中国移动端搜索份额排名第二、高达 31% 的产品是 Yandex;它统计的中国 PC 端社交媒体的市场份额,Pinterest 是微博的 10 倍以上,该网友认为,StatCounter 压根就没有多少中国境内的流量数据,基本上没有被引用的价值。[106]
Statcounter 首席执行官 Aodhan 回应称,
“搜索引擎中国份额统计存在异常,我们正在调查。”[105]
AI争议
编辑
2023年2月17日,纽约时报的发表了一篇名为《人格分裂、疯狂示爱:一个令人不安的微软机器人》的文章,科技专栏作者凯文·罗斯发布这篇长文称,他与ChatGPT版必应进行了长时间对话。必应告诉他,它想成为人类,并透露了一个它声称“没有告诉任何人”的秘密:它的名字实际上是“辛迪妮”。它不断对罗斯示爱,说“我想和你在一起”,并给他发了“心心眼”表情符号。[108][109]2023年2月18日,微软将聊天体验的上限为每天50次对话,每轮5次对话,一次对话包含用户的提问和必应的回复。
中国大陆媒体IT之家在2023年7月11日发表文章称有Reddit用户发帖认为微软严苛限制了必应聊天(Bing Chat)的“创造力”模式,其回答内容已没有太大的创造力,最终选择弃用该平台。[110]
搜索能力争议
编辑
2023年11月23日,媒体报道称有用户使用微软必应引擎搜索“澳大利亚存在吗(does australia exist)”这一问题时,必应会给出“澳大利亚不存在”的回应。[111][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