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2

蜚【中药】【中医百科】

蜚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

蜚蠊科昆虫澳洲大蠊Periplaneta australasie Fabricius 或美洲蜚蠊(大蜚蠊)P. americana L.,以干燥虫体入药。四季可捕捉,开水烫死,晒干或烘干。

【原形态】

1.美洲大蠊,体长4-5cm,椭圆形而扁,红褐色,有光泽。头小,隐于前胸下,触角鞭状,超过翅的末端。前胸背圆形。翅发达,盖过腹部的末端,前翅较小,叶状,工质,有赤褐色的翅脉。后翅大,膜质,扇状。足长而侧扁。腹部各节后缘浓赤褐色。尾端有2长2短的尾毛,司嗅觉功用。

2.东方蜚蠊,体中型,长约25mm,全身黑色或暗褐色,前胸背板颜色一律;有短翅,雄虫不到腹部后端;雌虫只有1对小片。

3.澳洲蜚蠊,形态与美洲蜚蠊相似,体较小,浅褐棕色,全长约3.5cm。特点为:前翅基部的外侧边缘有明显的黄色宽纹带,触角短,不超过翅的末端。

性味

味咸;性寒

性状

(1)美洲蜚蠊,本品呈椭圆形,较大,长4.3-5.5cm。体红褐色,背腹扁平,头小,向腹面倾斜,触角1对,长线状,复眼发达,肾形,单眼2个。前胸扩大如盾黄色宽带纹。足3对,侧扁,基节宽大,腿节有胫节上具刺,跗5节,末端有2爪;翅2对,膜质,前翅小,后翅大,掩盖腹端;腹部末端有尾须1对。质松脆,易碎。气微腥,味微咸。

(2)东方蜚蠊,体呈椭圆形,背腹扁平,长约 2.5cm,外表面深褐色,有油状光泽。

(3)澳洲蜚蠊,形与美洲蜚蠊相似,体较小,体褐棕色,体长约3.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