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
1.安閒暇適的樣子。唐.王勃〈滕王閣〉詩:「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2.憂思的樣子。《詩經.鄭風.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3.眇遠無盡的樣子。《詩經.鄘風.載馳》:「驅馬悠悠,言至于漕。」唐.陳子昂〈登幽州臺歌〉:「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4.眾多。《後漢書.卷四三.朱穆傳》:「記短則兼折其長,貶惡則并伐其善。悠悠者皆是,其可稱乎!」
5.行走的樣子。《詩經.小雅.黍苗》:「悠悠南行,召伯勞之。」
6.荒謬不合事理。《晉書.卷六五.王導傳》:「悠悠之談,宜絕智者之口。」《聊齋志異.卷二.紅玉》:「然官宰悠悠,豎人毛髮。」
重編國語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