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离合和CVT变速箱,在我国一直是饱受争议,有人支持有人反对,甚至有人说出“买车不买双离合”的言论。双离合变速箱在我们之间可能听的最多的就是:故障率高、换挡有顿挫,以至于双离合被很多人认为是双离合存在“不足”,那么既然是存在“不足”,为什么大众和很多国产车依然还在用呢?经过分析,建议我们不要以偏概全。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物体存在,变速箱也是,敢说AT变速箱就没有缺点吗?简单说双离合变速箱是由俩套电控系统的离合器模块组成,分别用来控制奇数挡和偶数档,可以这样来理解换挡逻辑,当我们2挡行驶的时候,变速箱就已经做好了升挡的准备,于是乎就有了双离合变速箱换挡快传动效率高的优点。但是我们在降档的时候,违背了变速箱欲升档的意愿,期间可能就会产生顿挫,另外在我们低速行驶的时候,没有像AT/CVT那样的液力变矩器去缓冲,只能是依靠半联动或是频繁切换档位的逻辑,去调整档位,这样模糊的换挡逻辑加之频繁的换挡操作,难免会出现顿挫,甚至是使离合器片温度升高,加快离合器片的损耗。
不过上述“不足”主要针对的是干式双离合,尤其是大众的DQ200系列,现在的湿式双离合,明显有了很大的改进,比如说DQ380系列是比较稳定的,换挡顿挫的不足也几乎被设计抵消了,近乎的达到了平顺性,所以我们要理性看待双离合,不能以偏概全。但是大众和国产车为什么一直偏执于双离合呢?这就不得不提到“小肚鸡肠”的爱信了。
爱信变速箱是世界上三大变速箱之一,爱信6AT的皮实耐用几乎是家喻户晓,都知道它的好,大众某车型前期使用的就是爱信的AT变速箱,加之国人对大众车型的情有独钟,由于车型销量太好,对丰田的同级别的车型销量造成了影响,于是爱信就做出了限量供应的对策,当时对大众的影响是比较大的。除了大众外,我国自主品牌GS8车型前期也同样受到了这样的遭遇,加之爱信申请了很多AT变速箱相关的专利,若车企自主研发还会受到专利的限制,就这样大众和很多国产车被迫的去自研双离合。
AT变速箱不能去自己研制,那为什么不去研制CVT变速箱呢?对于德系注重驾驶操控、注重行驶品质来说,很明显是不会选择柔和线性的CVT,况且CVT的制造确实相对简单,但是对CVT与发动机的匹配调教不容易,这也是大众和很多国产车使用双离合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准确来说,是前期干式双离合存在的不足,使我们对双离合产生了偏见,目前的双离合技术相对比较成熟了,像DQ380系列、保时捷的PDK都是比较稳定的,我们对双离合不要以偏概全。
最后,小编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既然双离合也不错,为什么途锐、A8这些车型却不用呢?欢迎留下你的看法!
总结:
大众对用双离合也有10多年了,这十几年的研究已经让大众在双离合这个领域取得了相当好的成绩,就目前而言还没有一家公司的双离合能与大众媲美,大众自主研发的双离合加上自己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已经达到了很完美的匹配!
现在的双离合包括干式的都可以放心使用,没网说的那么悬,也许它的稳定成都没有AT那么让人放心,但是差距也不大了,毕竟相对于AT变速箱来说DSG还是很有优势的,列入:省油,变速箱传动效率高,提速快,现在好多选大众车的朋友都知道,大众虽然一般不能和性能车比,但是在同级别情况下,动力提速方便还是算很优秀的了!
至于国产的双离合都是引用的人家的技术,始终借用别人的东西还是不如自己研发的匹配以及各方面的磨合肯定没那么好!再好的娃娃还是不如自己亲生的,我自己就是开的11款速腾,还是干式双离合,差不多9年了对于发动机变速箱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目前发动机确实机油消耗要多一些了,差不多10000公里保养中途要加大概接近一升机油,其实还好,德系车到了这个年龄多少要烧点机油,在接受范围内!这方面确实对于日系车要差点,但是现在日系也出来涡轮增压发动机了,看等几年过后看看他们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是否像自然吸气一样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