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孙悟空出海学艺,找到了他的师父菩提祖师,当时,这位猴王还没有名字,随后,菩提祖师就给他起了个名,叫“孙悟空”。那么,问题来了:菩提祖师为什么给猴王起这个名字呢?
关于这个问题,原著里是有解释的:
祖师笑道:“你身躯虽是鄙陋,却像个食松果的猢狲。我与你就身上取个姓氏,意思教你姓‘猢’。猢字去了个兽傍,乃是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阴也。老陰不能化育,教你姓‘狲’倒好。狲字去了兽傍,乃是个子系。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教你姓‘孙’罢。”
祖师又道:“我门中有十二个字,分派起名到你乃第十辈之小徒矣。”猴王道:“那十二个字?”祖师道:“乃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十二字。排到你,正当‘悟’字。与你起个法名叫做‘孙悟空’好么?”
这两段话对于我们来说,不太好懂,为什么呢?因为这其中有好几个知识点,第一,“孙”这个姓氏是从哪儿来的?是从孙悟空这个“猢狲”来的。猢狲就是猴子的别称,去掉反犬旁,孙悟空要么姓胡,要么姓孙,而菩提祖师说了,把胡字拆开,就是古和月,古就是古老,月在古人看来就是阴,所以,胡字就象征着又老又阴,不符合猴王的实际情况。而狲字去了兽傍,孙的繁体字是写成子和系,子就是孩子,系就是细小的线,如此,正好符合当时孙悟空的实际情况,因此,孙悟空就姓孙了。
第二,就是“悟”这个字,这是一个固定的字,在古代大家族里,每一辈的名字里都有一个固定的字,叫做“字辈”,而师父收徒弟也是一样,这一习俗在如今的艺术界还是保留着的,例如,相声大师侯宝林和常宝华,他们两人的名字里都带有“宝”字,因此,他们就是宝字辈的师兄弟。因而,菩提祖师就说,他收徒弟也有规定好的十二个字: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到孙悟空,正当‘悟’字,所以,孙悟空名字里的第二个字就是“悟”。
展开全文
第三,就是“空”字。“空”是菩提祖师对猴王的期望,空在这里是一个哲学概念,它的意思是没有,但并不是简单的没有,而是要想知道世上所有一切是怎么回事,就必须知道世上所没有的一切是怎么回事,就像要画一幅画,必须知道哪些地方要有颜料,哪些地方不该有颜料,这个没有,古代思想家叫作“空”,能悟到“空”,那就是很高明的境界了。
因此,菩提祖师给猴王取名叫孙悟空,可不是只想教他一些简单法术,而是希望他能够悟到最高明的道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