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男轻女现象对个人、社会、国家均有重要影响。仅人口一项,在当代亚洲地区,即因强烈的男性偏好,使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女性死亡率偏高[1]:66。
东亚
编辑
東亞地區的傳統喪葬儀式中的五服,為父系親屬所服的喪會比同輩且同等的母系親屬服的喪要重,如為叔父服的喪會比為姨母服的喪重;即使同樣是父系或母系親屬,為男性服的喪也會比為女性服的喪重,如為叔父服的喪會比為姑母服的喪重。
一些語言也表現出重男輕女的思想(亦有相反的詞語)。例如在中文裡「婦人之見」指沒見識的人的見解,「婦人之仁」指不顧全大局的仁慈,「三姑六婆」指是非之人,均含有輕視女性的意思。中国上古的卜辞里也视生男为“嘉”,生女为“不嘉”。在日語裡,稱別人的丈夫時會稱為「御主人樣(御主人様)」,稱別人妻子時卻只會稱為「奧樣(奧様)」或「奧方樣(奧方様)」(「奧」是「屋內」的意思),意味著只有丈夫才是一家之主。
在傳統禮儀上的重男輕女:社會地位相同的男女,男方要較女方行較重的禮[5]。
历史法律上,女性犯下某些罪行,刑罰會較男性為輕,如《左传·襄公十九年》记载“ 妇人无刑,虽有刑,不在朝市”。另外部份朝代的法律規定妻子犯罪,即使刑罰非連坐或族誅,丈夫也同樣要受罰,甚至由丈夫代妻子受罰[6]。但丈夫犯罪除非被判連坐或族誅,否則妻子不需受罰。《唐律》又規定婚姻的妄冒罪,其处罚女方比男方轻一等《唐律》:“诸为婚而女家妄冒者,徒一年。男家妄冒,加一等。未成者,依本约已成者,离之”。這些看似保護或優待女性的措施其實是把女性視為從屬於男性,代表男性对家中女性有绝对代表权。一般来说,历史上的女性在法律意义上是不作为个人存在的。
除此之外,一些東亞社會,像是華人社會,還存在著性別比失衡的狀況,1980年代後,中國的性別比開始逐漸朝向男性多的一方傾斜;台灣新生兒的性別比也一樣有朝向男性多的一方傾斜的狀況;但華人人口性別比失衡並非是現代獨有的現象,根據南开大学王泉伟在《明代男女比例的统计分析——根据地方志数据的分析》一文當中的研究,明朝的性別比相當不平衡,明朝中期後,全國範圍內的性別比曾一度達到每100個女性中有150個男性的狀況,有些地區甚至出現每一百個女性中有大約300個男性的狀況;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的曹樹基也曾在《墓誌銘中所見明代人口結構》一文中提及明代性別比失衡、出現男性遠多於女性的狀況。
中国大陆
编辑
重男轻女现象在大陆地区同样存在地域性。对中国农民进行人口学研究、2012年文章,提及部分农村仍保有传统文化中的男性偏好。追求生育男孩,“已超越了农民的物质需要,成为一种精神追求”[2]:57。
中国东北地区
编辑
中国东北地区的情况,在1949年以前,和中国大部分地区一样,存在重男轻女倾向,封建残余思想仍然存在。
在1949年后,由于满洲国时期以及奉系军阀时期的经济建设,使得成为苏联援助中国的156工程的桥头堡。大批工厂于东北地区建立,国有企业成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主体部分。
大批劳动力进入国有企业,成为国企职工,特别在沈阳,大连,哈尔滨,长春,鞍山等国有企业聚集的大中城市尤为明显。
促使女性从原来的家中主妇成为工厂职工,由此家庭关系也同样趋于平等。[7]
家中孩子被安排在国企建立的幼儿园中,更进一步减轻女性的家庭负担。
短期内的氛围长此以往成为习惯,加之上世纪东北地区落实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即使到如今,东北地区的老职工也具有对下一代“生男生女都一样”
的普遍观念。
在2001年上映的一部长篇情景喜剧《东北一家人》中,亦表现出了女性执掌家权的特点。其背景是东北大型国企的普通工人家庭,更是其证明的有力实证。
举例
编辑
2012年中国共产党内部选举出的205名中央委员中,女性仅有10人;171名中央候补委员中,女性仅有23人;390名省级党委常委中,女性仅有35人。
2014年,中国大陆的新生儿性别比虽然实现了自2009年以来的连续第六次下降,但仍然高达每100名出生女婴对应115.88名出生男婴,性别选择性堕胎依然较为猖獗。
日本虽然拥有女子相扑比赛,但男子相扑行业保持着女性“不洁”的观念,身为女性的大阪府知事太田房江曾于2000年和2001年两度欲为男子相扑比赛优胜者颁奖而均遭拒绝。
香港地区直到1971年才颁布《婚姻改革条例》正式禁止男性同时拥有多个配偶。
西方世界
编辑
西方社会很早就有就有重男轻女的风俗,《圣经》裏注明“女人最初是男人的肋骨所生的”、“妻子要听丈夫的话”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歐洲君主获得子嗣时要鸣礼炮表示庆祝,君主生兒子的禮炮會較生女兒多,例如大部份國家有王子出生時鸣101响礼炮,王女則只鸣21响。俄罗斯帝国皇子(大公)出生鸣放300响礼炮,皇女(女大公)則只鸣放101响。
而现代西方社会,经过女权主义运动,重男轻女已逐渐减少,但女性还是会遭遇潜规则效应或者职场性骚扰等情况。
举例
编辑
英法百年战争和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的直接导火索均为《萨利克法典》中禁止女性继承家业的相关规定,神圣罗马帝国一直不允许女性成为皇帝。
法国女性直到1944年才开始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瑞士直到1971年才允许女性参与全民公投。
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巴西等西方主要大国的国会女性议员比例均不足30%,德国和北欧各国则为40%左右。
从二战后截至2000年,对女性开放军队战斗岗位的西方国家仅有加拿大一国。澳大利亚于2013年对国防军现役女兵开放了全部前线岗位,但仅有不足20名女兵申请加入前线作战部队。
2014年的北美票房前100名中,有21部影片是女性担当第一主演或者和男一号平分秋色;其中,年纪超过45岁或者性取向为同性恋、双性恋的女主角数量为零。动画影片中,女性为主角的影片数量低于1/4;动作/冒险类影片中,女性担任一号主角的比例为21.8%。从事2014年北美百部影片内容生产的1326位电影工作者中,女性仅占15.8%,其中导演占1.9%,编剧占11.2%,制片人占18.9%。在2007-2014年的700部北美高票房电影中,导演总数为779名,其中女导演有28名。
伊斯蘭世界
编辑
伊斯蘭教經典《古蘭經》指在伊斯蘭法律中,兩名女證人才相當於一名男證人。而在繼承權方面,相對於男性所繼承的財產,女性只可繼承一半。
而穆斯林社会更是允许丈夫可以打妻子来维护家庭和谐。
举例
编辑
伊朗和卡塔尔的女性若要参加工作须征得丈夫同意
埃及女性需要得到丈夫的允许才可申请护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