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即使是这些 “十里挑一”的队员,在面对繁重的训练任务时,也是左支右绌。
重庆大学学生艺术团 管乐队副队长黄尹鑫说道:“学弟学妹们早晨七点集合,下午最早两点就开始训练,直到晚上六点才能吃晚饭。而经过短暂的休息后,他们又将继续练习,晚上九点才能放下乐器。训练时间不但比其他连队更长,还更紧迫。等学弟学妹们回到宿舍,同寝室的舍友都已经休息了。”
军乐连除了时间安排较其他连队更为紧张外, 还对新生们提出了更高的体能和精力要求。
“除了小号、长短笛比较轻外,其余乐器及乐器箱都很笨重,尤其是大号,连着箱子有几十斤的重量。将乐器从学生活动中心扛到东门广场,对每个人的体力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而练习时他们不仅要时刻拿稳乐器,还要不时对步伐的行进、节奏的控制和乐器的演奏进行调整,做到 ‘一心三用’。 这十分考验乐队新人的综合素质。”重庆大学 学生艺术团干事李思颀补充道。
而与乐队相辅相成的旗队,同样对成员提出了高要求。旗队的新成员余文轩说道:“相比于其他连队的训练,我们旗队的特殊训练是抛旗。旗柄是一根空心钢管,比较重,如果上抛后没接稳,就很容易打在手腕上。一旦没有绷带的保护,训练不久双手就会被打得红肿。 虽然训练内容比普通连队更累,但这样的经历于我而言却意义非凡,它让我更能吃苦,更能坚持。我想这也是新生军训存在的意义。”
尽管时间紧迫,任务繁重,乐队指导老师依旧对军乐连新生抱有十足的信心。 打击乐组训练老师闻希说道:“行进管乐是一个面向青少年的活动,体力要求高,节奏感要强,同时他们还要懂得和队员进行分工配合。而这些都是这批年轻的‘后浪’们具备的能力。 我对他们最终的汇报演出非常期待,我也很有信心让他们达到要求、突破自我!”
到目前为止,军乐连已经初步完成了站姿与行进步伐的统一、四拍上下乐器的摆位等基本训练,而管乐组与打击乐组的分工专项训练也将大大缩短各分部磨合的时间。 乐队与旗队的联合演练指日可待。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军乐连将以恢宏壮观的气势、浑厚流畅的乐曲、抑扬顿挫的节奏为军训全员献上一场视听上的饕餮盛宴,慰平每一位军训生21天的辛劳与疲惫,展现新时代青年可堪大任的英姿!
文字 | 夏梓晟
摄影 | 农沁沁
编辑 | 李丕恒 马家驹
审核 | 何翔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