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41

亚洲四小龙

亚洲四小龙,西方国家将其称为“亚洲四虎”(英语:Four Asian Tigers, Pacific Tigers,德语:Tigerstaaten),指自1960年代末至1990年代期间,亚洲四个发展迅速的经济体: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

亚洲四小龙在1970年代之前以农业和轻工业(小型工厂)为主导,1970-1990年代经济发展高速。它们利用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会,吸引外国大量的资金和技术,利用本地廉价而良好的劳动力优势,适时调整经济发展策略而发展迅速,成为东亚和东南亚继日本后新兴的发达国家或地区(雁行理论),也成为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经济火车头之一,其成功的经济发展过程和经验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典型例子。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后,随着国际经济情势的发展变迁,此名词已较少使用。

影响

此后亚洲四小龙的发展历程被亚洲许多国家如亚洲四小虎等借鉴,这些国家在10余年后经济得到大幅度的发展。但是由于过于依赖国际资本及偶有政治冲突,而成为当地经济层面的一些隐忧,也是亚洲金融危机造成巨大损失的原因之一。亚洲四小龙的发展模式也成为拉丁美洲国家跳脱依赖理论的参考对象。

相关条目

亚洲四小虎

世界级都市

新兴工业化国家

经济奇迹

汉江奇迹

台湾奇迹

十大建设

参考文献

崔士鑫; 匡宇奇. 亚洲四小龙: 飞越地平线.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93. ISBN 7507803910.

刘志庚; 江泰昌. 亚洲“四小龙”经济的崛起. 中山大学出版社. 1987.

谷源洋; 周圣葵; 谈世中. 亚洲四小龙起飞始末. 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2.

李树桂. 亚洲“四小龙”经济的腾飞.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9. ISBN 9787805241517.

查论编亚洲各国家和地区经济

联合国会员国

阿富汗

阿联酋

阿曼

阿塞拜疆1

埃及1

巴基斯坦

巴林

不丹

朝鲜

东帝汶

俄罗斯1

菲律宾

格鲁吉亚1

哈萨克斯坦1

韩国

吉尔吉斯斯坦

柬埔寨

卡塔尔

科威特

老挝

黎巴嫩

马尔代夫

马来西亚

蒙古国

孟加拉国

缅甸

尼泊尔

日本

塞浦路斯2

沙特阿拉伯

斯里兰卡

塔吉克斯坦

泰国

土耳其1

土库曼斯坦

文莱

乌兹别克斯坦

新加坡

叙利亚

亚美尼亚2

也门

伊拉克

伊朗

以色列

印度

印度尼西亚1

约旦

越南

中国

特殊政区

阿布哈兹2

北塞浦路斯2

巴勒斯坦

南奥塞梯2

属地

阿克罗蒂里和泽凯利亚(英)2

圣诞岛(澳)

科科斯(基林)群岛(澳)

英属印度洋领地

卡斯泰洛里佐岛(希腊)

1横跨了亚洲和另一个大陆之间的传统边界。2由于文化、政治和历史原因被认为是欧洲国家或地区,但地理位置位于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