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今天咱来唠唠开车跑高速的那些事儿。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跑了好几个小时高速,到服务区休息的时候,心里直犯嘀咕:车跑了这么久,发动机是不是该散散热了?这问题,其实好多司机都纠结过,今天咱就把它弄个明白。
咱先来说说发动机的散热原理哈。发动机工作的时候,汽油在气缸里燃烧,那温度高得吓人,这时候,气缸外的水道里,冷却液就开始忙活了,它就像个勤劳的小卫士,不停地循环,把气缸产生的热量带走。你就想啊,这就跟咱家里烧开水似的,只要水壶里有水,水还能正常蒸发,那水壶就不会被烧得通红,发动机也是这个道理。
冷却液在水泵的推动下,一直在发动机和水箱之间循环。冷却液在气缸周围变热了,就赶紧跑到水箱那儿,经过水箱的时候,自然就降温了。要是温度实在太高,水箱前面的高速风扇就启动了,呼呼地吹,帮水箱降温,温度降下来之后,冷却液又接着循环工作。所以啊,只要汽车的冷却系统没毛病,水泵正常抽水,水箱散热正常,哪怕你开一整天,发动机也不会过热,压根儿不需要特意停车散热。你看那些跑长途的大货车,两个司机轮换着开,车都不咋停,也没见发动机因为过热出啥问题,而且人家还能跑几十万公里不大修呢。
不过,话也不能说得太绝对。要是冷却系统出了点状况,那就得注意了。比如说水泵运转不太给力,叶轮有损坏,泵水的压力不够,冷却液循环就不顺畅了;还有水道里水垢太多,堵住了,冷却液也没法好好循环;再有就是水箱外表脏得不行,被各种污物、毛絮糊住了,散热性能大打折扣。出现这些问题,水温就可能偏高,长时间行驶之后,还真有可能需要停车散热。平常在市区里慢悠悠地开,小负荷短距离行驶,可能没啥感觉,但一上高速,发动机连续大负荷运转,水温高的问题马上就暴露出来了。
另外,咱开车的操作也得规范。就说手动挡的车吧,跑 120km/h 的时候,你要是忘了换挡,一直用四挡跑,发动机转速能一下子飙到四五千转,这时候水温也容易偏高。
所以啊,判断需不需要停车给发动机散热,有个特别简单的办法,就是看水温表。只要水温表的指针稳稳地在 90 度左右,不管你开多久,外面天气有多热,都不用担心,继续开就行。但要是指针超过了 95 度,甚至到了 100 度,那就得小心了,这说明散热系统可能有点问题,最好找个安全的地方停车,让发动机散散热。要是水温再高,都到红线了,水温报警灯也亮起来,那可千万别再开了,赶紧叫救援,这时候散热系统大概率是出了比较严重的故障。
说到这儿,我想起交警提醒过的一件事儿,连续驾驶超过 3 小时,可得小心发动机拉缸。发动机拉缸可不是小事儿,一旦出现拉缸,气缸内壁被划伤,活塞、活塞环和气缸壁之间的密封性就没了,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性能,动力下降、油耗增加,严重的还得大修发动机。那为啥连续驾驶时间长了容易拉缸呢?一方面,长时间行驶,发动机温度本来就高;另一方面,要是再加上冷却系统不给力,发动机就更容易出问题了。
其实啊,比起发动机散热,更重要的是咱司机得休息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驾驶员连续驾驶 4 小时,必须休息 20 分钟以上。这可不是闹着玩的,长时间开车,人特别容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反应速度也变慢,这在高速上开车,多危险呐!据统计,疲劳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占比可不少呢。所以,大家跑高速的时候,最好每隔 3 个小时左右,就进服务区休息一下,喝点水,活动活动筋骨,让自己清醒清醒。
朋友们,开车跑高速,咱得时刻关注车子的状况,特别是发动机的温度,定期检查冷却系统,让车子保持在最佳状态。同时,也别忘了照顾好自己,别疲劳驾驶。安全到家,比啥都重要!觉得这篇文章有用的朋友,动动你发财的小手,点赞关注走一波,祝大家出行平安,一路顺风,财运亨通!